華藝生態園林

求實 誠信 創新 拚搏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生態旅遊是實現“兩山”轉化的重要路徑

生態旅遊是實現“兩山”轉化的重要路徑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24-05-06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

生態旅遊是實現“兩山”轉化的重要路徑

【概要描述】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24-05-06
  • 訪問量:0
詳情

發展生態旅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有助於實現“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和跨越。

生態旅遊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

生態旅遊的定義為:在一定的自然區域中保護環境並提高當地居民福利的一種旅遊行為。這一定義精煉地錶達了生態旅遊的兩個要件:一是到自然區域中旅遊,二是對當地環境和居民具有貢獻。生態旅遊的實質是促進當地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這是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之間的最大區別。大衆旅遊産業的出發點是為了實現經濟産出和滿足旅遊者體驗需求,因此往往依靠超越旅遊資源環境承載力,以及對旅遊目的地環境的不可逆改造實現目標;生態旅遊是一種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並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係統,採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身心愉悅的旅遊活動,其不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價值訴求,根本目標是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更高的層次和更廣闊的視野來看,生態旅遊不僅僅是一種旅遊産品、一種旅遊形式,更是一項追求旅遊活動生態化、環境影響減量化以及目的地居民福祉的區域可持續發展開發戰略。

例如,位於太嶽山東麓的山西省沁源縣,不斷鞏固提升良好生態本底,著力增綠、增色、增景,保護沁河源頭,積極構建“全域旅遊+全域度假+全域康養”格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積極打造文化旅遊、運動康養融合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將綠色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沁源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形成了具有沁源特色的綠色發展戰略規劃。

生態旅遊是“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轉換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在地包括一個問題,即生態係統的價值化問題,也就是生態産品“變現”的問題。“轉化”是“兩山”理念的關鍵實踐路徑,而生態旅遊則扮演著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轉換器的角色。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大水口村,森林覆蓋率達94%,一年四季花開不斷,自然環境和地域條件得天獨厚。浦城縣通過“回歸工程”引進鄉賢回鄉投資建設大水口旅遊度假區項目,打造以山林養生環境為依托,兼有生態景區、度假酒店、鄉村民宿、創意田園功能等於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遊度假區。種有月季、繡球花、山茶花等3000餘種花卉的“無憂花穀”更是以“花”為媒,串聯天師流瀑佈、古樹群公園等景點,結合當下流行元素,打造網紅橋、喊泉、蓮池、山穀遊泳池等網紅打卡地,通過發展“夜間經濟”“直播經濟”等新業態,塑造起“共聚水口·留戀花穀”的浪漫鄉村旅遊形象。

以上可以看出,生態旅遊就是要在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關係的過程中,發揮出“生態産品”的優勢,通過積極打造多元化生態旅遊産品,推動生態資源與田園、文化、旅遊、教育、互聯網等産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生態體驗、生態科研、低碳旅遊等方式,在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同時,擴大生態旅遊産業規模,實現生態資源、生態科技、生態工程以及生態産品的旅遊價值,最終引領生態産業全麵發展,增加生態資産收益,創造就業機會,拓寬當地居民的增收渠道,實現在生態旅遊供給中對環境資源的修複和保護,在生態旅遊消費中加強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傳播和引導,在生態旅遊再生産中為環境保護提供更多資金,從而形成生産—消費—再生産的良性循環,帶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的有效轉換。

生態旅遊價值實現的四大途徑

規製監管——規範生態旅遊市場秩序。目前生態旅遊泛化現象較為嚴重,由此引發的是生態旅遊市場的不規範,有些地方生態旅遊已經成為噱頭,“僞”和“泛”生態旅遊産品充斥市場,亟需實施政府主導下的規製監管。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摒棄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和旅遊人次增長的做法,對那些以犧牲環境、導緻生態環境失衡、生物鏈斷裂、資源退化為代價換取旅遊經濟增長的旅遊産業業態要堅決否決。堅持環境保護優先,完善生態旅遊發展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體係,從製度層麵將生態旅遊標準化和製度化,建立健全適應生態旅遊發展的評價指標體係、評價標準、監管要求、監管手段,將環境保護評價融入生態旅遊項目的準入、建設、驗收、運營等全過程管理中,實現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相統一,推進生態旅遊市場規範化。生態旅遊標準的缺失,是導緻生態旅遊市場亂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加緊製定我國生態旅遊認證標準體係,加強生態旅遊産品認證和檢驗,剔除濫竽充數、名不副實的産品,淨化優化生態旅遊産品供給。

規劃創新——構建多元豐富生態旅遊産品體係。生態旅遊規劃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根本性大綱,是生態旅遊産業鏈的起點和一切生態旅遊活動的基礎,對於合理開發當地的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出良好的旅遊産品,協調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生態旅遊資源嚮旅遊産品價值轉化具有重要意義。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開發登山徒步、溯溪攀巖、潛水沖浪、生態休閒、科考探險、江河溯源、野生動物觀賞等自然生態旅遊以及體驗當地居民傳統生活等民俗文化旅遊。依托國家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等資源稟賦,在嚴格把控旅遊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創新生態旅遊活動內容,突出生態旅遊活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生態康養、生態運動等功能,促進生態旅遊與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的融合,在生態旅遊産品供給過程中創新技術手段,通過加強數字化交互技術、新能源節能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環保新材料開發技術等新技術的運用,創新生態旅遊産品展現形式,在豐富旅遊體驗的同時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例如,被譽為“天府花園”的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依托獨特的生態旅遊資源,強化頂層設計,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編製了《洪雅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7—2025)》《洪雅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洪雅縣生態旅遊産業發展規劃》和《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洪雅縣森林康養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健康洪雅2030行動綱要》等一係列生態旅遊規劃,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産業,開發了漂流、滑翔、森林棧道、玻璃棧道、叢林穿越、汽車營地、野外露營等體驗型生態旅遊産品,走上集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康養等於一體的發展新路,形成了以森林康養、抗衰康養、運動康養、醫療康養為重點的生態旅遊産業體係。

社區參與——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生態旅遊是否開發成功,核心標誌之一是當地社區的發展。社區參與的生態旅遊有利於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遊區居民由於具有強烈的鄉土情感以及豐富的鄉土知識,成為當地生態旅遊區域最合適的管理者和保護者。社區居民通過為遊客提供餐飲、民宿、導遊、活動錶演、旅遊紀念品、旅遊裝備等方式,既滿足了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需求和居民增收,也緩解了生態旅遊區服務設施建設與生態保護的沖突,可以使遊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減少旅遊對環境的影響,並為自然資源保護提供資金,形成以旅遊産業為發展動力的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社區參與意味著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需要當地群衆的參與,從資源調查、旅遊規劃、産品設計、經營管理各個發展環節都要讓當地群衆參與,通過組織鄉村旅遊合作社使得當地群衆經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確保當地群衆有參與旅遊開發的優先權,不能為了完成招商目標而將當地社區排除在旅遊發展之外,避免投資商和當地社區之間的利益沖突,使得生態旅遊的發展能夠真正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宣傳引導——帶動形成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用科學環保的生態旅遊消費方式帶動形成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低碳環保生活意識。生態旅遊應該是在給旅遊者提供賞心悅目旅遊體驗的同時,讓他們能夠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獲得情境的陶冶,從單純地享受環境走嚮更加自覺地保護環境,樹立起綠色發展的意識,直到旅遊行為的改變,形成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推動宣傳教育,打造低碳生活的實踐教育基地,創新研學生態旅遊,將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融入生態旅遊産品消費中,讓環境保護活動成為生態旅遊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環境保護活動的教育性、娛樂性和互動性,使其成為吸引旅遊者的重要特徵,使旅遊者在生態旅遊過程中獲得生態知識,使城鄉居民在提供生態旅遊服務過程中對區域生態保護有更多認識,加深多方參與者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解,為踐行綠色消費生活方式打下意識基礎。

免責說明:轉載於中國綠色時報,如有侵權,聯係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返回

Copyright ©  華藝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合肥   營業執照    seo

网站地图 | xml网站地图